與孩子相處這個主題是每位大人永遠學習不完的一條道路。
在這條路上如能找到適合的方法,將能事半功倍,少走冤枉路!
在現今許多親職作家之中,我認為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能提供彈性的策略以及務實的步驟,讓家長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手法,教養孩子!
本文將介紹書籍的基本資料、書本重點及讀後心得,一起跟著Jeff學習成長!
★ 志恆老師暢銷經典作《擁抱刺蝟的孩子》延伸閱讀:【心得】《擁抱刺蝟孩子》-建立與孩子的連結
書籍基本資料
👉書名: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
👉作者:陳志恆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0/07/30
👉MOMO書店連結:《正向聚焦》
誰適合閱讀此書?
1. 想要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2. 想要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人。
3. 對於孩子行為有不一樣的因應方式。

內容簡介
本書透過二大脈絡、五種層次及三項佐證,讓閱讀此書的人可以迅速掌握正向聚焦的技巧,立即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二大脈絡:聚焦在表現的「結果」上及表現的「過程」中。
‧五種層次:聚焦在「行為表現本身」、「能力強項」、「期待(正向意圖)」、「信念/價值觀」及「身分認定」上。
‧三項佐證:「自我比較」的正向聚焦、「向外比較」的正向聚焦及「標準比較」的正向聚焦。
接下來,將簡介本書各章節的重點供大家參考!
如要更深入地了解與練習,推薦大家能夠入這本書,受用無窮!
Part 1 概論
本段落說明本書《正向聚焦》的實際影響力、先備知識以及揭示本書接下來的重點,讓讀者可以快速掌握脈絡,主要為以下三點:
一、孩子內在所需要的不外乎就是被接納的關係連結和被尊重的自我價值,兩者缺一不可。透過正向聚焦的方式,將可以滿足孩子的內在需求。
二、孩子的行為不會一成不變,從例外狀況中找到不一樣,透過正向聚焦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做出更好的行為。
三、正向聚焦的基本句型簡單易懂,句子只要「根據事實」加上「正面的評價」,就可以展開正向聚焦的起手式囉~更進一步的話,就是運用真誠、溫和的態度說出來,配合各種感官詞彙,將可以大大提升正向聚焦的效果。
藉由二大脈絡、五種層次及三項佐證,共三十種不同的變化,讓正向聚焦可以針對各種情況做出適當的應對。

Part 2 形式
本段開始進入正向聚焦各種形式上的說明:從聚焦在過程或結果上就會有不同的走向(兩大脈絡)。
再來,聚焦在行為、個人強項、正向意圖、信念/價值觀或是身分認同上(五種層次)。
最後,分享這些正向聚焦在自我比較、向外比較及標準比較之間的差異以及使用時機(三種佐證)。
透過作者逐一地說明內涵以及舉例,讓我們從中找到適合使用的正向聚焦方法。
不過,作者也提及在正向聚焦之前所需注意的事項,就是同理對方的負向情緒。
如我們不能注意到彼此的負向情緒,而是一昧的正向聚焦,將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有如被強迫正向思考的感覺。
本部分是此書我最喜歡的部分,作者鉅細靡遺地把各個形式的重點深入淺出,邊看就可以邊學起來,真的是超讚!
Part 3 延伸
如何讓在正向聚焦上的好還能更好呢?
答案就是加上情感連結!
當一個陌生人、與你關係不好的人及與你關係良好的人用同樣的語氣說一句話時,你會比較願意聽哪一個人說的話呢?
想必答案都是與你關係良好的人。

透過言語中加上關係之間的經營,比如表達自己心中對於對方這些正向行為的感受,讓對方更能看見自己的力量,同時也讓彼此的關係狀態更加提升。
除此之外,如能再加上「感謝」以及「提問引導」的方式讓對方看見自己的內在力量,將能事半功倍。
在這個章節,為「正向聚焦」的進階班,加上更多有利的因子讓其效果更好!
Part 4 應用
本章節分享作者多年來使用正向聚焦的經驗,讓我們知道沒有一個方法是永遠都有立即效果的。

有時,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嘗試,一點一滴地做累積,才能達到我們的期待。
通常,正向聚焦常碰到的問題有三:彼此關係不夠、正向聚焦偏離事實及對方不習慣被肯定。
此外,如果我們一昧地只使用正向聚焦,也可能會變成失控的正向思考…。
所以,正反據陳實為重要,當然盡量是正多於負,才能達到我們正向聚焦引導的效果。
同時,如果覺得正向聚焦使用起來還不上手,作者也提供了三個問題先自我練習:
「今天,我做得不錯或值得被肯定的地方是什麼?」
「我是如何幫助自己做到的?」
「做到這件事,對我而言的意義是什麼?」
透過上述這些方法,都可以讓我們在學習「正向聚焦」的道路有所依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結語
讀完《正向聚焦》後,可以讓我們體會到注重於正向行為可以帶來這麼多的好處。
如果我們能將書中所提及之技巧應用於生活中,相信和孩子的關係將能更進一步,同時提升孩子自我成長的熱情!
如果想要來一本與孩子相處的好書,《正向聚焦》是我們不能錯過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