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1 年 6 月 2 日
投資,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錯過的一件大事。
《投資最重要的事》本書就連當代數一數二的投資大師巴菲特都拜讀過兩遍。
如果本身是價值投資派的投資者,更不能錯過Howard Marks的這本經典!
本文將介紹書本的基本資料、重點分享及個人心得~
一起跟著Jeff學習成長!
書籍基本資料
書名: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本股神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書(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lluminated: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作者: Howard Marks
譯者: 蘇鵬元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7/02/23
誰適合閱讀此書?
1. 價值投資者。
2. 投資新手。
3. 投資老手。
只要對投資有興趣的人,都別錯過這本經典書!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學習第二層思考
●投資的目標是打敗大盤
●投資思考必須與眾不同
●做出正確的判斷
本書給大家設立的投資目的是「賺得比平均報酬還多」,期待大家可以拉高層次思考,擁有比其他投資人更高的洞察力,做出對的事情。因此,我們需要學習第二層思考!
第一層思考與第二層思考的不同,我們可以從本書的舉例中得知:
「這是一家好公司,就買這支股票吧!」 vs. 「這是一家好公司,但每個人都認為這家公司很好,所以這不是好公司。這支股票的股價被高估,市價過高,所以賣出!」
前者為第一層思考,後者為第二層思考,兩者不同的就是第二層思考不僅僅從表面得知訊息,還能更深入地去反思這些訊息背後的意義。
通常,第二層思考的人會關心自己看法正確的機率、大家有哪些共識或是我的預期與市場共識有多大的差異等議題,試著來做出正確的判斷~
第二章 了解效率市場與局限
●承擔風險不等於帶來報酬
●符合效率市場的資產類型
●無效率市場的特徵
●專注在無效率市場
●財富就在眼前
市場究竟有無效率這件事情始終被大家所探討,無效率市場主要述說著投資人是可以試圖打敗市場,利用市場的錯誤從中獲取財富。
通常,錯誤會發生在市場價格與實際價值的落差、風險的評估及投資人的技巧等,總會有一些人成為贏家、一些人成為輸家。
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無效率的市場機制,來從中造就卓越投資的可能性。
理論提供給我們參考依據,而實務現場還是要根據狀況做調整。
每個行業都是這樣,不是嗎?
第三章 準確估計實質價值
●技術分析的問題
●價值投資與成長股投資的差異
●成長股投資熱潮
●正確估計價值,才有成功希望
●就算市場否定,也要勇於堅持
本篇章開始著重在如何正確地去估計股價?
其中,特別把成長股投資人與價值投資人相異的觀點拿出來做比較。
成長股投資人買進股票是因為相信未來價值會成長迅速,組已讓股價大幅上漲;價值投資人買進股票,是因為相信目前的價值相對高於目前的價格,即使這些股票的實質價值在未來沒什麼成長性。

根據上述,就可以發現價值投資與成長股投資之差異,關鍵在於是否需要預測未來。
價值投資者不用預測未來;成長股投資者只要預測未來。
兩者對於未來皆會考慮,只是重視程度的不同而已。
然而,很多時候投資並不會立刻成功,而也可能馬上就見到虧損。此時,究竟是要堅持還是要退場呢?
因此,我們需要對股票的實質價值進行了解,才能在這種逆勢中堅定不移。
第四章 找出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買得好,就等於成功賣出一半
●心理面與技術面也會影響價格
●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最可靠
成功投資不是因為「買到好東西」,而是因為「東西買得好」。
如何從基本面與價格之間建立健全的關係,需要做許多面向的研究。
短期來看,心理與技術面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
心理因素是時常造成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等待價值發揮作用。
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已超過價值的價格賣出,這些都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價值究竟在哪,我們才能從中獲利。
第五章 理解風險
●風險與報酬的關係
●風險愈高,報酬不確定性愈大
●風險的類型
●產生虧損風險的原因
●衡量風險的指標
●無法衡量虧損的機率
●風險難以判斷
●風險只存在於未來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風險控管,第一步是去理解風險,第二步是確認風險有多高,最後則是控制風險。
高風險代表高報酬,也代表高虧損的可能性。
風險很難預估,因風險存在於未來,而人無法百分之百地預測未來。
人們時常高估自己衡量風險的能力,然而未來不總是盡如人意。
第六章 確認風險
●風險只會分散 不會消失
●市場環境變了 風險評估也變了
●風險情緒評估
●風險的任性
高風險往往來自於高價買進,因此我們需要去察覺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係,才能成功地處理風險。
第七章 控制風險
●多頭行情的時候也要控制風險
●在相同收益下降低風險
●為了獲利 聰明承擔風險
●控制風險不是規避風險
聰明的投資人可以在承擔風險之下,還能獲利,這需要把價值好好地看透才行。
控制風險可能會減少得到的好處,只有當出現負面事件時,風險才會造成虧損。
然而,優秀的投資人成功的原因就是能技術高超地控制風險。
第八章 注意景氣循環
●信用循環的力量
●週期不會停止
本篇提及每個事物大多有週期,投資也是。
未來看起跟過去很類似,不過也有不一樣的時候。
投資市場在興奮和沮喪間擺盪、在慶祝與煩惱之間擺盪及在價格過高和過低之間擺盪。
第九章 意識到鐘擺效應
●多頭與空頭市場三階段
●鐘擺不會永遠朝同個方向前進
本書提到市場的三個階段(不論是多頭或是空頭):
第一階段:儘管普遍看多,仍有少數思考縝密的投資人認為事情不會總是那麼美好。
第二階段:大多數投資人了解情況正在惡化。
第三階段:每個人都相信事情只會越來越糟。
鐘擺總是會來回運作,所以投資人需要時時注意
第十章 對抗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

●導致錯誤決策的七種心態
●科技泡沫的教訓
投資就是一場心理遊戲,在投資的過程我們要整理自己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貪婪、恐懼、質疑、從眾、嫉妒、自負及投降心態,讓自己的投資可以更加得順利。
第十一章 反向投資
●反向投資的困難
●對「好的不像是真的」抱持懷疑
●對「糟的不像是真的」抱持懷疑
●小心熟練地接掉下來的刀子
反向投資並不容易,市場並非時常有過高或是過低的估值。
並且,當趨勢不利時,對於投資人是非常痛苦的。
反向投資不但與群眾做出相反的事,還需知道群眾為何是錯的才行。
因此,時時抱持的懷疑的心態審視市場的狀況是非常重要的。
第十二章 找出便宜標的
●選出最好的投資標的
●便宜標的是怎麼產生的?
●便宜標的的產生條件
●善用第二層思考
如何去找到便宜標的呢?
為了找到它們,我們需要去思考為什麼它們被市場冷落。
比如說表面上有基本疑慮的、有爭議的或是不受歡迎的,這些都可能找到有價值的便宜標的。
總而言之,Marks認為便宜標的的條件是:「感受」必須遠比「現實」差很多。
第二層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看出其他人的錯誤,去挖掘便宜的標的。
第十三章 耐心等待時機
●在低報酬環境 別想賺到高報酬
●買進被迫賣出的資產 報酬最高
在投資市場,等待投資機會到來比在投資機會後面追趕好。
迫使獲利的過程會使人犯錯,耐心等待堅信價值才是解方。
第十四章 認清預測的局限
●沒有人能長期準確預測
●預測的價值很小
●「我知道」學派的問題
●承認自己所知有限
預測這件事帶給投資的價值趨近於零,因為通常預測無法完全準確。

雖然偶而預測是準確的,不過很難一直做出準確的預測,並且很難透過預測賺到大錢。
承認自己所知的有限(無法預測),帶給我們的是謹慎應對未來的狀況。
雖然投資有週期性,但我們從不知道會往哪裡去(無法預測週期變化起伏等),重要的是判斷當下的局勢,謹慎地走下一步。
第十五章 察覺所在的景氣位置
●在市場極端時保持警覺
●了解周遭正在發生的事
●測量市場的熱度
●根據投資環境改變策略
●市場熱度評估指南
當市場活躍時,經濟前景看好、資本市場寬鬆或是利率低;當市場停滯時,經濟前景看壞、資本市場緊縮或是利率高。
而我們投資人必須做的,就是去試著觀察周遭發生的事,運用這些資訊往前行動。
第十六章 認識運氣扮演的角色
●另類歷史產生的迷惑
●報酬次佳化的投資策略
●以不確定的世界作為投資前提
「我知道」和「我不知道」對於未來的想像非常地不同:
「我知道」會根據可知的狀況,克服未來而行動;「我不知道」會把未來視為一種機率分布,採取防禦型的投資,也就是試著增加投資成功的機會,謹慎行動。
對於風險抱持健康的心態、意識到我們無法掌控未來,根據這個條件謹慎投資,才能去因應這不確定的世界。
第十七章 採取防禦型投資策略
●進攻策略與防守策略
●安全邊際
●在進攻與防守間取得平衡
●對投資感到恐懼
如何在獲利(進攻)與風險(防守)之間取得平衡,需要謹慎地去思考。
我們必須對投資感到恐懼,擔心虧損、不知道某些式或是運氣不好等,才能提高警覺,建立起投資的安全邊際。
備註:安全邊際指的是當未來不符合預期時,我們可以忍受到怎樣的結果出現。
第十八章 避開投資陷阱
●心理面與分析面的錯誤
●想像力不足
●心理面產生的三種投資錯誤
●這次不一樣?
●信貸危機該學到的11點教訓
●信貸危機出現的投資錯誤
●從錯誤中尋找投資機會
本篇的重點就是危機就是轉機,如何從錯誤尋找投資機會才是優秀投資人做到的事情。
在歷史上,有需多價格與實質價值偏離的狀況,比如說信貸危機。
然而,錯誤不斷地在變化,有時造就價格太高、有時造就價格太低,我們所需做的就是去找出這錯誤,謹慎地應對而非掉入陷阱之中。
第十九章 增加價值
●α值與β值
●績效表現的不對稱
●空頭行情時一定要擊敗大盤
如何在投資之中增加自己的價值?
在沒有投資技巧的投資人之中,進攻型投資人當市場上漲時可以賺更多,下跌時虧更多;防禦型投資人當市場下跌時不會虧很多,但市場上漲時賺得會少很多。
在有投資技巧的投資人之中,進攻型投資人在市場上漲時可以賺更多,下跌時一樣虧很多;當市場下跌時不會虧很多,上漲時只能獲取部分獲利。

這裡的重點是,投資的每一件事都是雙面刃,且運作都是對稱的。
所以,我們需要倚靠投資技巧,讓這個績效不對稱,從中獲取最大獲利降低虧損,才是目標。
第二十章 合理預期
●得到高報酬的條件
●馬多夫醜聞的教訓
●否決市場時機
●追求足夠的報酬就好
●小心風險比預期還大
投資成果的關鍵問題是:什麼是你的報酬目標、你能夠忍受多少風險以及你暫時需要多少現金?
設立足夠的報酬目標,承擔合理的風險,才能讓自己的投資事業長久。
第二十一章 把所有重要的事做好
●要點1價值 ●要點2洞察 ●要點3了解與堅持 ●要點4價格和價值 ●要點5敏銳的觀察 ●要點6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
●要點7心理面和技術面 ●要點8了解週期 ●要點9了解鐘擺 ●要點10了解風險 ●要點11以理性克服感性
●要點12在一開始先做 ●要點13處在市場的哪個週期 ●要點14進出時點 ●要點15長期
●要點16正確處理風險 ●要點17好的投資組合 ●要點18防禦型投資更可靠 ●要點19確保在逆境中生存
●要點20錯誤邊際 ●要點21防禦的價值 ●要點22專注在可知的範圍 ●要點23別以為自己知道
●要點24隨機性 ●要點25意識到潛在危險 ●要點26有合理預期 ●要點27辨識卓越投資人 ●要點28能預知機率及風險的投資人
本篇章整理本書所有的重點,給大家一個複習與警醒,讓我們都成為好的投資人。
讀書心得
本書主要著重於投資概念的釐清,讓我們從風險與報酬中找到合理的位置。
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這些投資心法是不可錯過的圭臬!

我目前的投資經驗前前後後大約三年,當然是有賺有虧。
當閱讀此書時,時時會反思到自己在投資過程中的各種決定,是否都有周全的思慮。
我非常喜歡本書第二層思考的概念!
平庸的投資人與傑出投資人的差異,就是於第二層思考是否運用得宜。
如果我能時常運用第二層思考,將能有效地避開投資陷阱,為自己找到投資價值創造獲利。
不過,這需要大量的經驗累積與練習。
本書如給新手投資人閱讀,可以獲得許多未來的投資方向。
本書如給有經驗的投資人閱讀,可以反思自己過往的投資決定是否正確。
★ 延伸閱讀:【心得】《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我財富自由的第一本書
結語
在這個什麼都漲的年代,只有銀行的利率沒漲。
因此,把錢拿出來投資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的事情。
在投資之前,如能看過《投資最重要的事》這本書籍,
將能帶給自己的投資生涯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方向!
推薦給大家~
我自己投資股票也是跌跌撞撞
看了很多基本麵、技術面、籌碼面的書
後來我發現這類的書想要實踐 就是學習加上行動
不然心法永遠無用武之地
我也曾用過價值投資
但我個人認為 價值投資對於小資金的小資族來說 有點慢
台股投資 還是回歸到最基本的葛蘭碧 跟價量關係 因為股票反應未來
價值投資會花很多時間研究 反倒是透過簡單的技術+籌碼
買的價位都比較接近起漲點 更符合效益 而且又能維持日常生活水準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
投資真的不能太情緒化 不然就會失去理性分析的能力 非常感謝版主分享 內容非常詳細 大推!
對阿~投資是一門與情緒相處的遊戲~
這本真的是一本很棒的投資書籍,書中提到的第二層思維真的是很多所忽略的,
還有很多的目錄是身為投資新手的我非常需要學習的,感謝版主的分享,今年的投資書籍有多了一本了~
版主分享的很仔細!作為一個投資新手太需要這種幫助建立好的投資思維的書籍了!多一重思考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投資標的。謝謝版主的文章~
感謝分享,投資理財風險評估跟投資技巧都是很大的一門學問
我今年也成為了投資新手,其實理解風險與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真的非常重要,感謝版大分享這本書,列入購買清單中!
這本書真的經典!
投資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年輕人,複利是世界上第九大奇蹟~
非常認同版主分享的風險控管的三個步驟,靜下心來思考,真的發現雖然風險是沒辦法完全避免,但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可以儘可能的減少風險帶來的影響。
詳細的分享
投資的心法比手法來的困難
謝謝分享
完全認同,投資就是一場心理戰阿~